2016年4月22日“互聯網+公交創新服務研討會”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理事長張國光在會上指出:互聯網+是各個行業,尤其是傳統行業充分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提升行業功能的一種方式;公交企業的性質是勞動密集型,由于他的職責所在,工作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為乘客服務,一個是對企業的管理。把公交和互聯網+相結合,將有一個質的飛躍,不是量的變化,所以勞動密集型企業更需要互聯網+。如果公交行業全面的推行互聯網+技術,將推動公交企業上一個歷史性的臺階。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各個領域都面臨著與“互聯網+”的融合與再造,充滿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將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多層次的交通需求;形成規;臄祿⻊阵w系;全方位支持管理者的決策分析。以濟南公交為例:做了一個大數據分析的嘗試。利用300萬戶20億條手機數據用于交通分析方面的研究,手機數據經過特殊處理,屏蔽掉手機號等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可以了解所有手機用戶一日的交通出行鏈,對所有用戶的出行鏈進行聚合分析,可以獲取人口分布、客流分布、客流走廊分布等城市交通相關數據。在城市交通的發展規劃、公交線路開辟與優化以及運營改善中得以應用。
互聯網+公交,其精髓是三個要素:開放、分享和責任。其中,開放和分享,就是要我們打破固有的經營理念,敢于認識和了解新的技術,新的思維方式,有勇氣有魄力的去進行一場變革;ヂ摼W是開放的,互聯網+公交也應該是開放的,如果我們還只存在于一個封閉的、墨守成規的行業里,那必將會被自發形成的新的運營模式所取代。2015年青島公交集團組織實施“互聯網+公交快車”,其以大規模定制公交理論為基礎,實現服務的規;、精準化和規范化。與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要求相適應。個性化、規;、標準化的公交運營新服務,充分契合公交大規模定制的內在要求,主動適應互聯網時代公交運營結構的調整。有利于加快公交存量資源轉化,發揮公交大規模定制的服務優勢,促進公交運營服務的整體水平升級。
總體來說,互聯網+公交服務創新平臺的搭建,將使我們充分利用互聯網+公交的創新服務,為全國公交以及社會提供更好服務,促進全國公交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選自中國公交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