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打造全國首條純電動快速公交(BRT) |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3924 更新時間:2015/3/21 熱 ★★★ |
|
|
近年來,機動車輛的迅猛增長導致交通日益擁擠,公共交通的運行環境日趨惡化?焖俟幌到y(BRT)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準點舒適、綠色環保等特點,已成為國際公認的解決城市公共交通問題的革命性方案。為此,金華市把BRT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深化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的突破性工作來抓,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統籌資源、科學規劃為原則,首期“一縱一橫”項目全長33公里,投資3.4億元,預計“一縱”線將在2015年春節前后試運行。根據相關客流預測及分析資料,2015年初期快速公交1號線全日客流總量將達2.1萬人次,通道單向高峰客流量達1546人次/小時,到2020年,全日客流總量將達4.0萬人次,通道單向高峰客流量達2534人次/小時。屆時,金華市區快速公交軌道空白將得到有效填補,市區縱向快速客運通道得以打通,公共交通的主要骨架形成,將有效解決縱向出行難問題。 一、打好“民生”牌,注重統籌協調,強化保障落實。一是強化領導抓落實。該市出臺《金華市人民政府關于金華市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金政發[2013]63號),市委市政府將BRT建設列為2014年重點民生工作,并納入2014年重點項目。由市長親自聯系該項目,同時成立金華市區BRT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分別開展規劃建設、運營組織、資金保障、宣傳動員四項工作;二是部門聯動抓協調。BRT建設工程與金華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密切相關,涉及面廣,市政府于5月22日、7月21日先后召集婺城、金東、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發改、國土、規劃、交通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提出各級各部門要從構建大都市城際快速公交通道的高度來認識該項目,加快金義都市區融合發展,強化同城效應;三是完善配套抓保障。將BRT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重點工作,從經費、制度、人員等多方面給予充分保障,出臺相應調研、建設、運行等相關政策,工程進度一月一匯報,一月一督查,并在《金華日報》重要版面刊登工作進度。 二、打好“規劃”牌,注重資源優化,有序分步推進。一是整體規劃分期推進。根據2013年底出臺的《金華市區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和《金華市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三年計劃(2014~2016年)》,金華市區快速公交網絡總體布局是“一環兩橫三縱兩延伸”,首先投入運營的是“一縱一橫兩延伸”(“一縱”,北起尖峰山腳下,經迎賓大道、八一北街、八一南街,南至體育中心;“一橫”,東起金東客運樞紐站,經李漁路、賓虹西路至婺城區客運中心)BRT建設項目,其中“一縱”B1線計劃于2015年春節前后投入運營,“一橫”線計劃于2015年年底前投入運營,“兩延伸”線計劃于2016年年底投入營運,有序分步推進工作。二是實地調研確定模式。該市副市長帶隊赴常州等地學習考察BRT建設運營經驗,設計單位充分開展前期調研,確定將市區BRT專用道設置為全線路側式,八一南街中心路段的第四車道設置為市區BRT專用道。方案優化過程中,按照“就近遷移”的原則,盡量保留道路兩側的樹木。三是綠色政策保駕護航。BRT項目作為重點服務項目,堅持“實事實辦,實施快辦”原則,簡化相關審批程序,能快則快。針對回溪街以西地塊征遷工作,采用貨幣安置或實物安置兩種方式供拆遷戶選擇,并對采用貨幣安置方式的予以適當獎勵。涉及市區快速公交系統(BRT)建設項目的場站地塊,以綜合用地性質公開出讓,出讓價格可在成本價的基礎上適當提高。 三、打好“科技”牌,注重低碳節能,倡導綠色出行。一是選用純電動車型。相比常規燃油汽車,電動車在能效和減排方面有明顯優勢,行駛幾乎無噪聲,駕駛操作更加簡單,安全性大大提高。市區BRT“一縱”線車型選用純電動汽車,其中12米車型34輛、18米車型4輛,購置資金除國家補助外,其余由市財政籌資解決,屆時全國首條純電動快速公交線將在金華誕生。二是安裝BRT智能系統。BRT智能系統是采用GPS進行數據采集,結合客流流量分析,以GIS為操作平臺,在對公交線網布局、站點布局、發車間隔等進行優化和設計的基礎上,實現站臺自動收費、對公交車輛進行自動調度和實時監控,以保證車輛的準點運行,并使出行者能夠通過電子站牌、手機APP等媒介了解車輛的到達時刻,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在提高運營效益的同時,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
|
文章錄入:萊蕪市公共汽車公司 責任編輯:admin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
|
|
|